基因编辑-点突变

2023-03-26

采用最先进的先导基因编辑技术(Prime EditingPE),Prime Editing技术非常精确,它能够执行高度指定的删除、插入和碱基交换功能。既不产生DNA双链断裂(DBS),也不需要DNA模板,就可以非常容易实现定向编辑,可以大大提高点突变实验的成功率和效率。

 

PE技术原理

先导基因编辑(PE)就是一个查找-替换的过程。PE 系统的组成包括先导编辑蛋白(cas 9 nickase、反转录酶)和 pegRNACas9 nickase cas9 H840A nickase,可以切割DNA单链;反转录酶(reverse transcripaseRT)是M-MLV;融合后的蛋白可以提高基因编辑效率,被称作为PE1。通过引入RT的突变,提高模板链和引物结合位点的结合能力,进而提高没得活力和稳定性,可以讲PE的编辑效率提高2.3-5.1倍,这被称为PE2

通过设计一个两端分别携带gRNA 和基因编辑后模板序列的 pegRNApegRNA含有特异的引物序列(类似sgRNA)和先导编辑蛋白,特异的引物序列可以定位到特异的位点,先导编辑蛋白是cas9 nickase(切DNA单链)和逆转录酶的融合蛋白。pegRNA的引物序列引导Cas9 nicknase 切割DNA单链,逆转录酶依照未配对pegRNA序列合成新的DNA序列,原位合成新的编辑后序列替代原有序列的过程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

 

PE技术流程

1. 设计一段带有转录模板(携带想要的基因信息)和必要Prime Binding SitePBS)的 PE 编辑专用 gRNA——pegRNA

2. Cas9切口酶在pegRNA上的sgRNA序列指引下,切割DNA单链,pegRNA 3-端的PBS(引物结合序列)可以与切割断点前的互补序列识别配对

3. 逆转录酶(M-MLV RT)以pegRNAPBS序列后的人工设计的模板序列为模板进行逆转录,将目标序列直接聚合到切口的DNA链上

4. 编辑后的DNA 双链延伸出一段额外新合成的 DNA Flap,启动细胞自有的3flap-5flap equilibration 机制,将 DNA 原有的片段切除。

5. 不匹配的DNA 双链通过错配修复(mismatch repairMMR)机制,把非编辑链修复,整个编辑过程就完成了。

 

 

服务优势

1)对PAM序列的限制降低,可以编辑在PAM序列周边30个碱基的区域。

2)功能更强大,实现包括目标插入,缺失和所有12 种类型点突变。

3 更少的副产物,不引入双链断裂和供体DNA 模板。

 

应用实例

SNU449细胞PPP1R12B基因点突变,突变位置:202558725 AG

 

客户提供

细胞、基因名称 、点突变位置

 

交付标准

基因点突变的单克隆细胞株(纯合子或者杂合子)×1

项⽬结题报告×1

项目产生的所有原始文件×1

 

- - - 推荐阅读 - - -